三江交汇,大河奔腾,这就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在这片孕育生机、创造在神奇的土地上,有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宜宾市三江学校。她背靠天柱山,伴偎流杯池,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传承文明、弘扬文化,以“知书、儒雅、才气”为核心科学、和谐、持续地发展。
第一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字幕)
以“弘扬流杯文化,涵养生命气象”为学校特色主题,确立了以“知书达礼,博学笃行”为校训;以“见贤思齐,儒雅通达”为校风;教风:博学、博爱。学风:乐学、乐群;形象语:与先贤为友,让校园环境文化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精选以“孝”、“礼”、“学”为主题的经典诗文、故事,丰富走廊文化的内涵;建书香亭和书香廊,营造浓郁书香氛围;建设“图书室和阅览室”,让学生感触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创建班级特色书吧,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开展“一班一品”的特色活动,培养书香少年;设置师生梯间展示平台,炫团队活力风采。师生诵千古美文,承华夏文明。
第二篇: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字幕)
【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特色创建常态化】。一日三诵润心田——晨诵:经典与黎明共舞;狂读:经典的永恒传唱;午读:经典的日积月累。教室、操场、公园,书声琅琅。孩子们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流连在草翠花香之间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活动丰富显魅力——阅读指导、读书交流、班级风采、诗文吟诵、古诗新唱,形式不一、内容各异,样样尽显师生本色。
【开展全域化活动,推动特色教育灵动化】。“。”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每位教师读专著,做笔记,记心得,写随笔。二是开展强化校本研修。组建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四级校本研修梯级运行网络。 “。”一是开展“教学叙事”、“教学案例”、“网络研修”、“教学反思”等多项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二是定期交流展示。学校成立了“教师读书会”“教师朗诵团”、“书法协会”等,老师和学生通过学校网站、学生天地栏目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方法。不拘一格的各种活动表现形式展示了全校师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扩大延伸化影响,推动特色辐射社会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互助才会让我们每个孩子都馥郁诗香之气。为了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将读书活动延伸到每个家庭,引导家长参与“书香校园”文化活动,要求每个家庭至少有20分钟的亲子共读时间。学校每年评选出“书香家庭”,激励每个家庭持久读书,快乐读书,在读书中培育整个家庭的书香气息,提高文化素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三篇:书内功兼书外得,翰墨情深韵自香(字幕)
【丰富课余活动,陶冶高尚情趣】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建了多个社团供孩子们参与——书法(毛笔、硬笔)、十字绣、编织、象棋、美术等。既发挥了学生特长,又丰厚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同时,每学期围绕流杯文化依次以“宣传”、“书法”、“吟诵”、“展示” 开展“一月一主题”特色活动,彰显流杯特色,打造书香校园。
【力推放养文化,课堂节节精彩】 学校的文化不仅体现在课堂外的各种活动、制度等方面,更充分体现在课堂之内。我校围绕特色主题,深入开展“四步五环”课堂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古诗新唱、文明礼仪、晨诵经典,把读、诵、唱、演等几种形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校本课程文化的衍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品质。
第四篇;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字幕)
在特色创建活动中,“流杯文化促成长,师生素养得提高。”我校省、市、区骨干教师有11人;2014年,4位老师获全国尝试学会孔子杯”优秀教师金奖;1人全国赛课获一等奖;72人次分获全国、省、市、区论文评比获奖;6人受到区教育局。学生7人获省级奖,19人获区级奖,13人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1人次在艺体比赛中获奖。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先后有50多篇文章在多种杂志发表。整理形成了成套的师生作品集。
书香的引领和熏陶,三江教师脱颖而出、三江学子茁壮成长,教育质量不断进步,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办学效益明显提升。学校多次在翠屏区中小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中获奖,被评为“翠屏区首批特色学校”,获得“全国百家书香校园”“宜宾市书香校园”“宜宾市环境优美示范校”称号 ,学校教学质量、综合督导评估、安全工作、党建工作等均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
结束语
传承优秀文化,打造精品书香校园是三江学校永恒的追求,三江学校全体师生正行走在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共同成长的幸福园的征途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